“春捂”有讲究,衣物勤增减
“春捂”有讲究,衣物勤增减
早春二月气温变化大,穿多了难受,穿少了又容易冻着,其实让宝宝穿得恰到好处并不难。人们常说“春捂秋冻”,其实有几分道理。
冬春交替之际,很多时候早上十几度,晚上就又在零度上下徘徊,当昼夜温差大于8℃时就需要“捂”,为孩子适当多穿点衣服。即使气温回升,也不能减衣太快,在气温逐渐升高时多捂一周左右,身体比较弱的孩子要捂10天左右,让宝宝能够逐渐适应温度变化。
换季穿衣讲究“下厚上薄”,因为人下部的血液循环比上部差,早春有寒潮过境的时候,腿部容易受寒,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,应当注意对宝宝腿脚的保暖。那么如何判断宝宝穿衣是否合适呢,主要有两个判断标准:
【标准一:以手的温度为准】
冬春换季减衣后,要经常摸摸他的小手,如果宝宝小手是凉的,说明衣服穿少了,需要多穿一两件衣服;如果手心手背都出汗了,说明穿的太多,要减衣;如果手温度适中,没有出汗,说明穿衣正合适。
【标准二:以鼻尖、肩背温度为准】
如果宝宝鼻尖凉凉的,背部没有汗,说明宝宝穿得少了,需要加衣服;如果鼻尖温湿,背部黏腻,说明宝宝穿多了或者运动量大了,此时不可骤然减少衣服,可以先解开外衣扣,让内部热量慢慢散出;如果肩背出汗,内衣也湿透,要及时擦干以免汗蒸发时宝宝受凉;如果肩背皮肤干燥、鼻尖温暖,说明穿衣正合适。
6个月以下的宝宝鼻粘膜比较脆弱,受热刺激会使劲打喷嚏,此时不要误认为宝宝着凉而盲目穿衣服。
多喝水
冬春换季,天气变暖,宝宝的户外活动也增多,由于婴幼儿代谢新陈比较快,稍微运动一会儿就会出汗,水分容易流失,所以每天定要让宝宝多喝水,以防出现脱水等症状,也可准备一些果蔬汁,既能解渴,也能补充营养。
(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